企业名称:陕西恒通电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总
电话:13468775589
手机:029-86263467
邮箱:sxht2020@126.com
传真:sxht2020@126.com
网址:www.sxhtdt.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路与凤城三路十字东北角西北石油管道(银河华庭)A 座 19 层
电梯物联网的发展历程,算起来已经十余年了。从当初的磁铁感应、笨拙的电梯随行电缆通讯、取巧的RFID卡,到后来从电梯控制板取数据、各种无线通讯协议、各种APP二维码,再到后来的外挂感知的电梯黑匣子、NBioT/4G/2G/Wifi齐上阵,乃至于集大成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慧电梯,等等,可以说智慧物联网见证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全过程。
而且,不仅在技术上,电梯物联网探索了几乎所有的方式,在商业模式上,电梯物联网也是物联网商业模式演进的一个标准样本。
陕西电梯销售对于物联网而言,电梯既标准也特殊。
说标准,是因为电梯物联网,就是标准的物联网,从感知到通讯到分析到决策到处置,完成了完整的业务循环。而且,电梯是特种设备,在政府监督管理之下,物联网不仅是需要,更是必要。
说特殊,是因为电梯的“有管用责”比较复杂。简单说:电梯是建筑的一部分,是业主的资产;电梯管理权在物业,而且责任也在物业;电梯是特种设备,维修权在维保,不是谁都能动的;电梯用户可能是上面任何一种,也可能与上面任何一种人都没有关系。
特殊之处,还不仅如此。特种设备监管部门负责监察,理论上可以管电梯维保机构。物业是建设部门负责,协调产权却在街道社区。
从性质上看,毫无疑问,电梯是私有财产。但电梯同时也是公共交通设备。想想我们乘坐电梯,有几个人知道,这电梯是谁的财产、又有谁支付过电梯乘坐费?
鉴于以上特殊原因,电梯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崎岖磨难,仿佛西天取经一般。这也就造成了智慧电梯这个概念,以及各种商业模式的探索。
利益关联方的交易结构
陕西电梯销售商业模式,根本要解决的就是:谁来埋单。科班的说法,叫做:利益关联方的交易结构。
当初的方式,也是首先会想到的,当然是政府采购。这是公共安全问题嘛。
可问题是:政府是否需要为私人财产再花钱?如果套用环保监测,算是有道理,如果套用私家车,那就没道理。而且,要全覆盖,还是一部分?要采购多少数量?财政能力如何?是否有可持续性?
这一系列问题,结果是:监管平台政府需要建设,局部试点政府需要做,弱势群体政府需要做,标准也需要政府做。
如果当地政府财力很好,倒是惠民工程,财政埋单无可厚非。倘若财力不行呢?
既然电梯是私人财产,第二种方式是业主购买。非常遗憾的是,对法人主体的楼宇还好处理,对住宅小区这事太难了!人多难办事,你懂得。
那么物业购买如何?这算是第三种方式。不少地方政府尝试过,不过这个制度成本非常高。所以由物业为主体大规模安装,很难推广执行。
第四种方式,就是维保机构。众所周知,电梯维保机构的日子过得也很苦逼。在一个混乱的市场中,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好的电梯维保机构并不能有好的收入。付这笔钱,似乎也不太靠谱。
当然,还有第五方埋单的逻辑:乘客埋单。比如广告运营,但从近十年的探索来看,也不太靠谱。姑且不说广告权是谁的,有广告价值的早就有广告了,没有广告价值的谁会出钱?
至于把电梯当做流量入口(也算第五种),则纯属玩互联网的忽悠,已经成了笑谈。
也有运营商投资建设,政府、物业、维保、业主购买服务的模式,本质上还都是上面的五个付钱的对象。这也算是第六种模式吧,谁让运营商提供通讯服务呢。
如此看来,电梯物联网,岂不是一个死结?
貌似如此。究其根本,要回到制度性因素。好在,不久前,市场监督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改革维保方式,给了这个市场一线生机。
但凡商业模式,要解决谁来付钱的问题,还要解决分钱的问题。所以必须在交易结构上下功夫才行。
陕西电梯销售倘若征求意见稿执行,就给出了商业模式的操作空间,就可能从供给侧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征求意见稿,降低了维保成本。
在电梯维保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腾挪出了空间。通过加装电梯物联网设备,可以申请获得“按需维保”试点,进而由监测技术和精细维保管理,将原来维保的成本降低到三分之一到一半。
这个空间就足以覆盖电梯物联网的成本,而且还有剩余。附带效应是,维保公司中的“良币可以驱逐劣币”。
因为有了对电梯运行全过程的数据,财产风险变得透明可控。于是财产保险的逻辑也就能够跑通了。一旦保险通,则电梯就能够像私家车一样,获得新生。
下一个时代,希望电梯能够尽快进入物联网时代,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生机...